收藏 | 您好,欢迎光临本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行业资讯

【专业教育-鼻、咽、鼻窦】选择正确的雾化器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时间:2023-12-14 10:14:31    
介绍


吸入是目前治疗呼吸道疾病广受认可的方法。传统药雾的主要目标是下呼吸道。主要目标是针对广泛的呼吸困难、炎症和分泌物过多等疾病的治疗,例如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粘液溶解剂是很常见的。


对于患有像支气管扩张、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或囊性纤维化这样罕见而严重的肺病患者,需要进行持续地吸入治疗,并且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异常分泌过多的粘液需要咳痰以扫清障碍。完美的繁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感染,从而导致肺部的情况恶化。补充化痰剂以及频繁地补充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还有雾化吸入抗生素这些都是必不可少。


 


吸入治疗的目的


作为一种治疗局部呼吸道疾病的方法,与全身系统服药相比,吸入治疗有以下好处:


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


尽可能使用低剂量,减少副作用


药物更快起效


令呼吸道湿润


清除呼吸道的粘液


 


成功治疗的要求


成功的治疗取决于雾化的溶液或悬浮液能够沉积在呼吸道所需要的地方。所使用的喷雾器产生的药雾微粒的尺寸以及吸入动作本身和患者的情况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呼吸道:外围区域(细支气管,肺泡)的高沉积率要求微粒大小约< 3μm。药雾微粒大小在3-5μm之间对于支气管的沉积是非常有必要的。儿童特别是婴儿需要小液滴以保证足够的肺沉积。


中央呼吸道:大小约为5-10μm的药雾微粒可以实现在中央呼吸道的高沉积率。


上呼吸道:5-10μm以上的药雾微粒可以充分地沉积在鼻、口、咽喉处。然而对于鼻旁侧的鼻窦腔来说,2-5μm的药雾微粒才能够沉积。


 


鼻窦腔:2-5μm


鼻、口、咽喉:>5-10μm


气管、主支气管:5-10μm


小支气管:3-5μm


细支气管,肺泡:< 3μm


 


针对不同沉积部位匹配相应的微粒大小


雾化器的可变性:通过一系列的喷嘴如PARI LC SPRINT来实现,用以满足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具体需求。


 


鼻窦腔的吸入治疗——有什么不同?


由于药雾微粒无法无法进入不通气的鼻窦腔,常规雾化治疗是无法满足鼻窦疾病的治疗需要的。为了让药雾微粒能够沉积在鼻窦腔,除了要求所产生微粒的直径要小,还需要产生微粒的同时提供振动,从而使药雾微粒可以通过连接主鼻腔和鼻窦腔的细小通道。


PARI SINUS雾化器可以制造出振动的小微粒药雾,振动对于药雾微粒在鼻窦腔的沉积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次治疗经验


10-15%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患有慢性鼻窦炎。一项多源性、非介入、回顾性调查表明PARI SINUS雾化器对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81例患者的结果表明对于面部疼痛、鼻腔分泌物、鼻塞、睡眠障碍、生活质量及治疗后的一般病程均有改善。


 


下/上呼吸道——一个全面的方法?


PARI SINUS雾化器装置加下呼吸道雾化杯的组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像“呼吸综合征”,“鼻窦炎综合征”等与上、下呼吸道相关疾病所带来的困扰,并且可以使相关药物更具针对性:COPD患者75%有慢性鼻/鼻窦症状的哮喘患者;70%患有鼻窦炎;纤毛功能障碍病人(PCD,CF),慢性鼻窦炎高患病率人群,有证据表明,这些患者可以从治疗的临床效果中受益。


 


结论


选择正确的雾化器是成功治疗的关键。疾病、呼吸道的靶向区域以及患者的治疗需求都应该被考虑到。在治疗鼻窦炎方面,选择一个能够提供振动药雾微粒的雾化器是尤为重要的。


鼻窦炎通常都是通过口服抗生素来治疗的,一旦非侵入式的疗法用尽就只能选择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了。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非侵入性的无痛振动气雾剂是进一步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