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千院落地!北芯生命血管内超声(IVUS)推动冠脉精准诊疗迈入精准化时代
- 多业务全面进击、核心战略稳步推进,鱼跃医疗交出高质量年中答卷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越来越多“中国造”——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广西融水县开展第一类医疗器械集中整治工作
- 卓越浦东·非凡“十四五”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浦东智造”医疗器械“含金量”持续提升
- 江苏南京: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织就医药器械全链条创新网
- 浦东高端医疗器械加速走向世界
- 河南省安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开展新开办医疗器械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
- 天津市今年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量同比增八成
-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医疗器械注册提速增效
山东省药监局明确2024年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
时间:2024-02-29 09:15:42
原标题:山东省药监局明确2024年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山东省药监局印发《2024年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今年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
《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总体要求为: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锚定全面完善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全面加强质量监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面筑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底线,以高效能监管保障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工作要点》分为着力完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持续加强质量监管、稳步提升监管能力四个部分,共16项重点任务。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包括参与顶层设计、健全监管制度、强化法规宣贯3项任务。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包括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部门监管责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3项任务。持续加强质量监管,包括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网络销售监管、强化监督抽检、强化不良事件监测、强化风险会商、强化案件查办6项任务。稳步提升监管能力,包括加强队伍建设、丰富监管工具、深化智慧监管、推动社会共治4项任务。
山东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具有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监管创新三个特点。《工作要点》以该局今年计划开展的“药安明责”“除险清患”“雳剑惩劣”“强基提能”“春风暖企”“党建领航”六大专项行动为统领,聚焦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各方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监管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明确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根据近年来监管情况,《工作要点》确定将集采中选、无菌和植入类、医用防护类、医疗美容、青少年近视防治、辅助生殖等产品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此外,在创新监管方式方面,《工作要点》提出结合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专项考评活动,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探索远程检查等新模式,切实提升检查质量和效能;建立完善医疗器械注册人和产品信息填报系统,开发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监管系统,强化智慧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齐桂榕)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山东省药监局印发《2024年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今年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
《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总体要求为: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锚定全面完善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全面加强质量监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面筑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底线,以高效能监管保障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工作要点》分为着力完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持续加强质量监管、稳步提升监管能力四个部分,共16项重点任务。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包括参与顶层设计、健全监管制度、强化法规宣贯3项任务。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包括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部门监管责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3项任务。持续加强质量监管,包括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网络销售监管、强化监督抽检、强化不良事件监测、强化风险会商、强化案件查办6项任务。稳步提升监管能力,包括加强队伍建设、丰富监管工具、深化智慧监管、推动社会共治4项任务。
山东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要点》具有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监管创新三个特点。《工作要点》以该局今年计划开展的“药安明责”“除险清患”“雳剑惩劣”“强基提能”“春风暖企”“党建领航”六大专项行动为统领,聚焦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各方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监管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明确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工作。根据近年来监管情况,《工作要点》确定将集采中选、无菌和植入类、医用防护类、医疗美容、青少年近视防治、辅助生殖等产品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此外,在创新监管方式方面,《工作要点》提出结合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专项考评活动,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探索远程检查等新模式,切实提升检查质量和效能;建立完善医疗器械注册人和产品信息填报系统,开发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监管系统,强化智慧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齐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