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千院落地!北芯生命血管内超声(IVUS)推动冠脉精准诊疗迈入精准化时代
- 多业务全面进击、核心战略稳步推进,鱼跃医疗交出高质量年中答卷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越来越多“中国造”——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广西融水县开展第一类医疗器械集中整治工作
- 卓越浦东·非凡“十四五”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浦东智造”医疗器械“含金量”持续提升
- 江苏南京: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织就医药器械全链条创新网
- 浦东高端医疗器械加速走向世界
- 河南省安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开展新开办医疗器械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
- 天津市今年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量同比增八成
-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医疗器械注册提速增效
四川省发布首批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名单,涉及40款产品
时间:2025-05-27 09:38:15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公布了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名单(第一批),涉及40款产品。

据了解,为加快推动四川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医工融合及协同创新,按照相关申报通知,经联合体单位申报、市(州)推荐、专家评审、部门会商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确定了该试点名单。
记者梳理发现,首批试点名单包括心脏电脉冲电场消融仪、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SPECT/CT)、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流式细胞仪、时差培养箱等多个国省级创新医疗器械,涉及诊断检验仪器、治疗装备、辅助诊断、中医诊疗及康复等多个领域。
此次公布的40款产品绝大部分为“成都造”,例如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应用试点牵头生产企业为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牵头医疗机构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脑生理与认知功能辅助评估系统应用试点牵头生产企业为成都集思鸣智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医疗机构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球囊导引导管应用试点牵头生产企业为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牵头医疗机构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显示出成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突出实力。
据悉,四川省正紧密围绕临床需求,构建“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提升医疗器械的性能水平,加强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近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也在持续快速发展,打造了大输液领域、血液制品、核医疗、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优势赛道和特色赛道。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成都造”已多次打响品牌。例如今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陶磊教授团队,操控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跨越5000公里,为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位患者精准实施喉部声门区肿瘤切除术,成功完成全球首例AI+智能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
此外成都还出台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产业给予研发创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药械制造、入院使用、医保商保支付等全链条支持。其中提到,对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的,最高奖励金额再提高1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