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 千院落地!北芯生命血管内超声(IVUS)推动冠脉精准诊疗迈入精准化时代
- 多业务全面进击、核心战略稳步推进,鱼跃医疗交出高质量年中答卷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越来越多“中国造”——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广西融水县开展第一类医疗器械集中整治工作
- 卓越浦东·非凡“十四五”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赋能,“浦东智造”医疗器械“含金量”持续提升
- 江苏南京: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织就医药器械全链条创新网
- 浦东高端医疗器械加速走向世界
- 河南省安阳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开展新开办医疗器械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
- 天津市今年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量同比增八成
-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精准服务企业,助力医疗器械注册提速增效
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将于11月在京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11月17日至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北京共同举办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
“当前,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升级,全球医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何亚琼介绍,本次大会将以“汇聚发展力量 筑牢健康基石”为主题,全面展示我国医药工业在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已取得的突出成果和综合能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本次大会会期3天,11月17日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18日至19日还将举办16场系列专题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聚焦医药工业。大会更加聚焦于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从制造的角度去进行解读和交流。二是强化对话交流。大会主办单位数量多、职能覆盖面广,将对标国内外顶级论坛,致力于将大会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行业研讨平台。三是打造产业生态。大会不仅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子行业,还将涉及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组织全产业链、生态圈各方同台发声,不断扩大助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的“朋友圈”,群策群力助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呈现丰硕成果。大会将组织专家解读、圆桌讨论等多种活动,深入宣贯《“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医药工业相关政策举措发布和宣贯的重要平台,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大会还将发布“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相关政策,举办“医药产业链研究院”共建签约仪式,发布医药工业领域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白皮书等。
发布会上,何亚琼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我国是世界工业医药大国,产业链完整,医药产品品种数量、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我国现有国产药品批准文号15.5万个,医疗器械备案和注册证24.5万张。近年来,各方紧密协同,同向发力,推动我国医药工业一批龙头企业规模壮大、产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
同时,全行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健全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十四五”以来,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规模细胞培养和纯化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何亚琼还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冠病毒疫苗产能产量最大的国家,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相关中成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中药在阻止疫情扩散、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我国持续加强易短缺药品监测,支持引导企业研发生产小品种药、儿童药、罕见病药品种,群众用药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修订印发《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医药储备体系不断完善。
此外,我国制药企业开展全球研发药品增多,多个创新药在发达国家获批上市,对外授权品种数量大幅增加。高端医疗器械和化学制剂、生物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占比提高,一批中成药产品获海外上市批准。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