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您好,欢迎光临本店!|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行业资讯

【新闻动态】安心选择雾化器,全在这儿了!第一期

时间:2023-12-15 13:01:26    
据人民日报报道,除中国外,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134946例。

然国内的零病例已经慢慢稳定。但是再次提醒大家,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大意。


不能外出的这段日子里,许多孩子从每天、每周去医院雾化,到买一台雾化机在家雾化。

在此期间,我们也看到了网上关于患者(及其家属)的一些疑问。

这款雾化机颗粒这么小,是不是雾化效果更好??

为什么加湿器不能用来雾化??

为什么雾化杯更重要??

出雾量越大越好吗??


为了给各位家庭一些真正实用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将从更科学的角度,为大家解开大家的疑惑……

由于涉及知识点较多,文章分为连载模式


您的雾化专业课堂:第一期

什么是雾化吸入治疗

通过自然呼吸吸入气体、蒸汽或含药的气溶胶以达到治疗目的。

* 气溶胶是由固体、液或两者混合物在气体中的悬浮微粒组成

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气溶胶”的大小对比及其被吸入至呼吸道可以到达的位置


通过这张图,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PM2.5指数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有这么大,因为PM2.5的直径足以被我们呼吸至支气管,而且很难被“清理”。 

那么为什么不担心PM10?因为颗粒足够大。

很多妈妈们都想给家人买一台治疗效果有保证的优质雾化机,那么雾化颗粒真的是越小越好么??

衡量一台雾化器的质量如何,并不是只有雾化颗粒大小数据MMD(颗粒中位直径)的数值作为唯一依据!

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其他几个对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但又经常被大家所忽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首先在了解参数的之前。要先了解雾化设备是如何分工的,一台雾化设备主要组成部分:雾化主机与雾化杯



雾化主机


雾化主机最核心的功能给雾化杯提供恒定持续的空气动力源,用于雾化杯切割药物颗粒。

那么性能良好的雾化机,就需要机器压力始终保持稳定,良好。


其次是过滤空气的功能。

雾化杯


雾化杯的功能就是从切割药物到最后吸入至体内的一系列过程,压缩空气从雾化杯底部进入,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将液态药物切割成气雾状,随着呼吸吸入至气道内,雾化杯内的特殊结构将雾化颗粒进行筛选。

符合患者吸入的雾化颗粒随呼吸吸入至气道内,较大的雾化颗粒将被内部结构挡住重新进行切割。

Tip:在保证雾化机提供持续恒定的压力前提下,雾化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雾化颗粒性能以及药物在肺部沉积效果

高效的雾化吸入治疗,取决于支气管内的药物沉积量。也就是真正沉积到患处的药物量。

那么除了雾化设备之外,影响支气管内药物的沉积量也有很多因素。

2-MMD

MMD,也就是很多妈妈们关心的参数

MMD全称是Median Mass Diameter(颗粒中位直径):表示的是药雾微粒中有50%重量的粒子直径小于或等于这个数值,称为MMD值。(以下简称MMD)

所以,雾化过程中将药物切割成的药物微粒并不是大小直径完全一致的。

只有符合人体吸入的颗粒大小才能被患者吸入至病患处。符合要求的颗粒越多就证明雾化效果越好。


在2016年9月出版的中华医学会杂志专家雾化共识中有对吸入治疗的雾化颗粒直径进行了阐述:(成人)有效雾化颗粒的直径:指有治疗价值即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0μm。

超过这个直径范围的雾化颗粒无法到达支气管及其他小气道,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药雾颗粒越大,治疗效果越不佳;


雾化共识中还提到了药物颗粒直径的不能过小,过小的雾化颗粒会随患者吸入的含药的气溶胶因颗粒过小而无法携带有效药物,造成无效治疗。

并且气溶胶因体积过小也会随着患者吸气后无法沉降在病灶处反而被再次呼出。




同时,过大的雾化颗粒在患者吸入后无法到达下呼吸道病灶处,反而会沉积在口咽部。